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 唐 · 皎然
五言排律 押东韵
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
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
诏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
去思今武子,馀教昔文翁
清在(一作白)如江水,仁留是国风。
(一作先)二千石,扫第望司空
苏州开元寺和尚坟铭 唐 · 僧清昼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八
至人于生锴一也。物有之。我亦有之。若日月可蚀。虚空可洿乎。在至人为宅心之胜地。诚瞽夫不返之瀑流哉。于戏。我法自五天。扬于汉廷。八俊四贤。横世杰出。后之学者。聆休风。企高躅。何吾师之穆其芬馥欤。吾师讳某字某。先刘氏之子。汉楚王交三十一代孙。烈祖某。永嘉南迁。为丞相掾。四代祖远。隋东阳守。显其遗荣之迹。略载本枝。全拔俗之高。不书后叶。盖亦垂训之意乎。吾师幼孤。伯父哀字如礼。名因教立。孝自天生。而宿植缘深。心田欲稔。因请伯父哀而舍之。事灵隐某禅师。因问师入道之次。师语曰。夫爝火明乎太虚。以爝火之心。当太虚之境。境非心外。心非境中。两不相存。两不相废。今我所證。是尔所知。曷有万法之深浅优劣乎。语毕。如凉风入怀。醒然清悟。天宝四年。受戒于东海大师鉴真。传讲于会稽大师昙一至德中举高行。隶名开元乾元中有诏。天下二十五寺。各定大德七人。长讲戒律。吾师其选也。顷年净土一门。不愆于念。尝谓人曰。昔闻西方之行。是有相大乘。此乃蓬心不直达之说。何者。夫出言即性。发意皆如。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况我正念乎。于时六十七天年。三十六僧夏。一十六坛场。孤制律枢。正持僧纲。自胥湖南北。皆宗仰焉。以建中元年六月十五日。寝疾而逝。其时有庭树一本。枝叶扶疏。及吾师将亡之朝。花正拆而遽萎。条始繁而方折。亦恒河水上旃檀树枝荣枯之意也。其年七月五日。迁灵龛于武邱西寺松门之右。呜呼。青山不归。白林长谢。秋原之上。万境皆悲。雨冥冥而昼阴。水浼浼而东逝。门人道亮道该清会。以毗尼继其行。会以才学俦其贤。该以词华踪其美。三子之外。居廊庑者。充江汉焉。故观察使韦公元甫观察李公栖筠。今虢州刺史李公纾。今御史中丞李公道昌。林下之迹可追。山阴尚想。怀人抚事。相顾泫然。昼实濩才。曷足揄扬盛美。以吾释门之事。安敢让焉。词曰。
本师示终兮元纲绝。香山崩兮香海竭。
大地动兮旃檀折。人天冥兮千光灭。
我师出嗣兮遗教张。如何斯人兮天不臧。
星既雨兮地亦霜。生涯昧兮四流长。
捧遗言兮循往迹。庭无人兮月寂寂。
百年遐寿兮日长夕。万春上服兮尘已襞。
门人恸兮世人悲。瞻影塔兮山之垂。
宿昔经行兮旧路岐。云眇眇兮雨霏霏。
方城芥尽兮长乘移。乐石香名兮不骞不亏。
苏州乾元寺碑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
五蕴十二入十八界。此上三科
能包万法因缘。生为有无。
自性为空。空有融一。
即中道义。虽石船渡海。
蚊背负山。不为希有事。
僧法珣与和合众法藏等造乾元寺者。晋高士戴逵子禺之宅也。
乾元初节度使郑昊之奏立。
观察李涵李道昌皆有力。大臣求无上道。
以心无所愿无边。受者实得。
施者实与。虽空不败。
有为有灭。无为无灭。
无为有为之体。有为无为之用。
无生无灭。无相无名。
无相法。无言语说法。
以无言语说故。有相大乘。
有观法门。无相大乘。
无观法门。于法有所得。
有相大乘义。于法无所得。
无相大乘义。所得无所得。
俱真一乘之义事也。为妙因果。
譬如种子。依地而生。
又如大地。能偫有。
虚空之体。大于天地。
天地有尽。虚空无尽。
如来之体。大于虚空。
光明虚觉。圆寂万亿。
故于无住本建乎诸法。不动真际。
恒沙烦恼。莫不断除。
鱼吞钩。虎落阱。
蛾拂火。此众生自取其毒。
道本平坦。树本清凉。
佛在摩竭提国城等正觉。诸弟子栖乎茂林
藉彼祥草。厥后因时设教。
犹著弊衣。行次乞食。
及往忉利省摩耶夫人。优填王铸金刻木。
始用胶漆泥布。佛有像自此始也。
与佛在时。功德无异。
于是给孤长者造祗园精舍。末由底迦造龙宫精舍。
竺乾法兰造洛阳白马寺佛图澄造邺中九百七十三寺。
释道安襄阳一十五寺。远法师庐山东林西林寺
度法师摄山栖霞寺杯渡法师南陵隐静寺
傅大士东阳双林寺思大师衡阳南岳寺。
智者大师天台国清玉泉寺。三十五寺略也。
涅槃无前无后。般若无新无旧。
法珣上人重旧德不轻新学。门人清瑛请况于经藏中抄佛心说。
永示无极。文曰。
倬哉迷卢。宏亘大千。
百亿日月。藕丝贯穿。
蚊背负之。飞登梵天。
尘劳为海。般若为船。
截生死流。是曰希有。
大哉乾元。实则不朽。
和众云臻。珣为称首。
佛告善来。宝坊崇哉。
法雨洒埃。慈云徘徊。
唐故特进左领军卫上将军御史大夫平原郡司空公神道碑827年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氏系自有周。叔虞封晋。
其支子有受邑于伯为采地者。因以为姓。
后世生宗。宗以直显。
景公厉公之时。三郤恶宗。
共谮杀之。其客毕阳。
以其子州黎奔楚。于是改伯为
及汉有鸿者。由议郎魏郡
子孙家焉。故为魏郡也。
有季纂者。入唐为工部尚书
敬仁蕲州长史。生謇为河南永宁
大理寺少卿。生造为怀之获嘉
即公之父也。公讳良器
字公亮。生十二年。
安禄山东郡获嘉守县印不去。
为贼将所害。公既免丧。
怀平贼志。乃学击剑。
依父友王奂尝曰。
汝额文似李临淮。面黑子似颜平原
其必立。临淮太尉光弼也。
年十七。得汝州龙兴
王奂从事尉府。荐之太尉
召与言。遂授以兵。
使平安越之盗。累授左武卫中郎将
以所将兵隶于浙西。广德岁中。
盗陷江东十州。公帅所将兵来婺州
功多进左武卫将军。平方清于洞中。
赐钱五百万。破张三霸海上。
左金吾卫将军。为都知兵马使
大历初。潘狞虎据小伤。
胡参据蒸里。江东大扰。
公将卒三千人骑五百人与战。皆破之。
斩首三千级。执俘一千人。
诏加检校光禄大夫苏州别驾。又加左羽林大将军
殿中监察御史李栖筠问公年。对曰二十有四。
战阵几何。曰六十有二。
李公叹曰。相识甚近。
得公甚深。勉哉。
公泣涕谢曰。遭时丧乱。
父死家破。誓弃性命。
以除寇雠。私志未立。
岂敢望为明公之所知哉。建中初尝至京师
宰相杨炎召之语。公因言两河有事。
职税所办者。惟在江东
李道昌无政。宜速得人以代之。
许诺。其冬遂并宣越与浙西以为一。
而以晋州剌史韩滉道昌焉。及德宗如梁州
李希烈汴州。逐李勉
遂僭帝号。寇陈州
宁陵使公将卒万人救陈并宁陵
是时刘元佐败于白塔。收其卒保宋州
使将王彦昭守宁陵希烈拥水灌其南。
筑埇道亲临其北。令军中曰。
明日日中陷城。公闻之。
厉所将兵。成阵以进。
恐城陷不及。使弩手善游者五百人
沿汴渠夜进。去城数里。
没于水中。遂得入。
及旦。贼驱勇卒登城。
城中伏弩悉发。皆贯人毙。
其后希烈始知救兵得入。杀守将
因罢去。将昌集城中人哭曰。
向非浙西救至。则此城已屠矣。
遂拔襄邑。收漳口。
宋州由是获全。李希烈遂失汴州
奔于蔡。诏封平原郡王
食邑三千户。特进御史中丞
贞元二年西平。诏曰。
休勋茂伐。书于竹帛。
戎籍乃为裨将副。非所以褒功宠德也。
其以为左神策军将军知军事兼官如故。五年诏与太尉晟侍中瑊等三十六人图形于凌烟阁
上亲御。即其形而赞之。
八年大将军。士卒之在市贩者。
悉挥斥去。募勇者代之。
故为所监者不悦。明年
公之故人有犯禁宿于望仙门者。卫使奏言。
遂转右领军卫大将军。所监者乃用其衙将魏循代为将军
自是军中之政。不复在于将军矣。
十五年兼英武将军使。十八年迁左领军兼御史大夫
十九年闰十月。以疾卒。
年六十一。天子为之废朝。
陕州大都督明年
于万年毕原。夫人康氏先殁。
后始附葬。有子曰元封。
蔡州剌史。曰耆。
谏议大夫。曰元凤
澄城主簿。曰夔。
襄州参军。三女皆幼。
以元封及耆累赠为司空。夫人追封魏国太夫人
初公与王栖曜李长荣皆事韩晋公栖曜至鄜坊。
长荣河阳泽潞。皆拥节有土。
公自少则戮力破贼。及壮解宁陵猗杖之围。
希烈之所以兵不及于宋。而江东以全者。
实公之所为也。功最高。
位独以不副。克生良子。
能大厥家。太和元年
翱自庐以谏议大夫徵。路出于蔡。
元封泣拜。且曰。
先公之碑未树。教后嗣其果有辞俟也。
公不可听。乃铭曰。
公生十二。未壮家毁。
誓殄父雠。不怯勇死。
释官就军。焯有其勋。
擒凶盗平。威明显闻。
人谁不贵。孰胜其位。
由卑至巨。莫匪躬致。
宣疏土疆。报未功当。
是生后人。绍庆不忘。
诗二首大历十三年李道昌苏州观察使。一日,郡城外虎丘山有鬼题诗二首,隐于石壁之上。道昌异其事,奏闻于朝,准敕令致祭道昌为文,其略云:“万古丘陵,化无再出。君若何人,能闲诗笔。桃源三月,深草垂杨。黄莺百啭,猿声断肠。声悲怨兮泪沾巾,愿当生兮事明君。”祭后数日,再有一诗见于石。后于寺山之地,果有二坟,极高大,荆榛丛茂。询诸耆艾,竟不知何姓氏,至今犹存。) 其一 唐 · 虎丘山石壁鬼
 押灰韵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
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一作煦煦),不照长夜台。
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
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
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
诗二首大历十三年李道昌苏州观察使。一日,郡城外虎丘山有鬼题诗二首,隐于石壁之上。道昌异其事,奏闻于朝,准敕令致祭道昌为文,其略云:“万古丘陵,化无再出。君若何人,能闲诗笔。桃源三月,深草垂杨。黄莺百啭,猿声断肠。声悲怨兮泪沾巾,愿当生兮事明君。”祭后数日,再有一诗见于石。后于寺山之地,果有二坟,极高大,荆榛丛茂。询诸耆艾,竟不知何姓氏,至今犹存。) 其二 唐 · 虎丘山石壁鬼
 押元韵
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
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
虽复隔幽显(一作生死),犹知念子孙。
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
寄语世上人,莫厌临芳尊。
庄生问枯骨,三乐成虚言。